農產品直銷不單單是產能過剩這一個問題。現(xiàn)在農村很多土地拋荒,不是糧食和農產品過剩,首先是糧食價格過低,造成的,銷售農產品形式現(xiàn)在很多,各大平臺都在助推農產品,傾向三農政策力度加大,中國的糧食,農產品受制于人,造成價格下降,信息閉塞,交通不便,一些偏遠山區(qū)有好多農產品銷售不出去,年輕人外出打工,留守老人生產的原生態(tài)農產品銷售不出去。
1、農產品滯銷是不是產能過剩問題?
我來分享個人的看法。農產品直銷不單單是產能過剩這一個問題,1.信息閉塞,交通不便,一些偏遠山區(qū)有好多農產品銷售不出去,年輕人外出打工,留守老人生產的原生態(tài)農產品銷售不出去。2.農產品品質問題,這個是滯銷的主要原因。就拿老家的蘋果做例子,蘋果在樹上采摘下來,有好多人習慣存下來,等待價格回升,在選果裝箱的的過程中,習慣把稍有瑕疵的果子裝入箱內,殊不知當客戶在選果時會認為所有的貨都是這樣,從而壓低價格來采購。
3.農戶注重了產品的量忽視了質,4.跟風種植現(xiàn)象嚴重,當季這種農產品價格高,不代表下一季的價格也是如此,供過于求。5.農產品的運輸包裝成本讓農戶接受不了,互聯(lián)網的時代讓好多人足不出戶買到個人所需,如果加上包裝運輸成本價格又高出了不少,這個也會影響到銷售市場,其實銷售農產品形式現(xiàn)在很多,各大平臺都在助推農產品,傾向三農政策力度加大。
2、現(xiàn)在有的地方耕地丟荒很多,原因是糧食,農產品過剩造成的?還是糧食,農產品不值錢?
現(xiàn)在農村很多土地拋荒,不是糧食和農產品過剩,首先是糧食價格過低,造成的,中國現(xiàn)在的糧食不夠自己,就是每年本國生產的糧食不夠本國人吃的,還需要進口一部分,才能保證國人口糧。前幾年,國家為了保護糧食安全,提高糧價,庫存糧食多了,而且進口的糧食和農產品也逐年增加,國內存糧多,進口糧也多,18年又趕上加入世貿的一些限制,再加上對美國的貿易戰(zhàn),不得不加大對糧食的進口量,和其他農產品的數(shù)量,象豬肉等等,使中國的養(yǎng)殖業(yè)也面臨壓力,不是中國養(yǎng)的豬多了,而是進口外國的豬肉大量增加,不是中國的糧食和農產品過剩,而是進口量增加,導致國內的糧食和農產品積壓和銷售困難!中國的糧食,農產品受制于人,造成價格下降!可能是國家的大戰(zhàn)略,大方針吧,國家全盤考慮或者是貿易規(guī)則吧,犧牲農民的利益為中國有更好的發(fā)展,要是這樣國家興亡匹夫有責!農民支持?。〉?,農民是要生活的,糧價太低,種地不掙錢,只有出去打工,把土地拋荒了,不是農民之過,能理解農民的疾苦吧?。?。
3、經常聽農民說農產品出現(xiàn)了滯銷,但為什么城市里買菜卻很貴?
農產品出現(xiàn)滯銷的原因大體有以下幾點,1,農民種植出現(xiàn)各自為正,誰樂意種什么農產品就種什么,不能合理種植。確少領頭人,不能進行統(tǒng)一管理,鄉(xiāng)鎮(zhèn)和村級干部要合理規(guī)劃,你們是老百姓的衣食父母,指導農民合理安排規(guī)模,也學壽光蔬菜統(tǒng)一種植,統(tǒng)一銷售,還愁農作物賣不出去嗎?2,農民種植的農作物成色不好,確乏包裝,直接從地里收獲的農產品拉到市場,不進行分類。
每種農產品要分開等級,價格也不一樣,這樣到市場就好銷售,農民還是老觀念,不懂得怎樣打扮自己的產品,所以,到了市場賣不出好價錢。3,還有個問題值得注意,老百姓進城賣東西,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,什么都不懂,要找到哪些產品到哪里去賣,哪些產品不該去哪里賣,本來賣蔬菜跑到人家賣服裝的市場,當然工商工作人員要趕他們不讓賣,有的工作人員又確乏耐心解釋。
造成產品賣不出去,所以,我們的工作人員要有為人民服務思想,一切為人民利益出發(fā)。耐心幫助群眾進行排憂解難,讓老百姓的農產品賣出好價錢,4,農產品要想能賣出好價錢,從自身做起,種出優(yōu)質產品,不愁賣不出去,多種綠色環(huán)保產品,消費者吃到好的東西,到下次主動買你的產品,昨天,我去草莓大棚摘草莓,最后老板娘主動贈給我兩棵大白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