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漢東都洛陽,二百余年,氣數已盡。從字面上來看,氣數是指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運勢過程,按照命運論國家與人一樣都由運氣在主宰盛衰,其中運就是指天干,氣指的是地支,結合起來就叫運氣,運氣主要依賴大運地支為主,大運每十年運行轉變一次所包含的禍福吉兇也會隨著轉變,地支是大運的主宰,而運是地支的衍生品,所以氣數代表人或者國家所到達的生命段落的盛衰的象征,氣數已盡就是到了必然衰落的時期。
1、都說明朝滅亡是因為氣數已盡,那么“氣數已盡”是指的什么意思?
從字面上來看,氣數是指一個人或者一個國家的運勢過程,按照命運論國家與人一樣都由運氣在主宰盛衰,其中運就是指天干,氣指的是地支,結合起來就叫運氣,運氣主要依賴大運地支為主,大運每十年運行轉變一次所包含的禍福吉兇也會隨著轉變,地支是大運的主宰,而運是地支的衍生品,所以氣數代表人或者國家所到達的生命段落的盛衰的象征,氣數已盡就是到了必然衰落的時期。
不光明朝,很多朝代都被說過氣數已盡,如《三國演義》第六回說到:“漢東都洛陽,二百余年,氣數已盡,”。從明朝的命運來看也可以說氣數已盡,一是做為一個傳統(tǒng)農耕國家,明朝正好趕上小冰川期,糧食生產受到嚴重打擊;二是每個王朝剛開始的時候各個官員分工合作,權利分散,但是后來權利會越來越集中到某些家族或者集體手里,官員的關系會越來越復雜,權利會越來越集中,腐敗也就滋生越多還越不易鏟除;三是黨爭,東林黨和宦官的爭斗嚴重削弱了朝廷的掌控力,使明朝當權者忙于內耗,
這三點結合起來,使的老百姓無法生活,明朝后期史料記載“今官兵所至,動以打糧為名,劫商賈,搜居積,淫婦女,焚室廬。小民畏兵,甚于畏賊,”,所以會有李闖王這類的起義軍不斷起義,除了內憂再加上外患,在我看來明朝滅亡主要還是來于內部不團結,內斗不休,雖然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,但很可惜被少數民族打敗了。